什么是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期长度、经血量或出血模式出现异常的情况。这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荷尔蒙失衡、压力、体重变化、运动过度、某些药物的副作用、慢性疾病、甲状腺问题或其他健康状况。如果月经不调伴随有严重症状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月经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1.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周期计算应包括月经来潮的时间,一个月经周期一般平均为28天。月经不调的女性会表现为两次月经时间间隔过长或过短。
2.月经时间不稳定:一次月经出血时间一般5~7天。月经不调的女性可能会出现时间过短或时间过长、淋漓不尽等问题。
3.经量过多或过少:每一次月经出血总量应为30~50毫升。月经量过多或过少都是月经不调的表现。
4.经血颜色不正常:经血正常颜色呈大红色或暗红色。如果颜色持续异常(如暗红色超过3天、浅粉色或浅褐色、深咖啡色、橙红色),可能是月经不调的表现。
5.痛经: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期间或月经前后出现的下腹部疼痛,有时伴有腰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通常与月经周期相关,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继发性痛经则可能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引起。6.闭经:年过18岁仍未行经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在月经初潮以后,正常绝经以前的任何时间内(妊娠或哺乳期除外),月经闭止超过6个月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7.绝经:月经停止12个月以上。围绝经期常有月经周期和月经量的改变,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以滤泡期缩短为主,无排卵和月经量增多。
月经不调怎么办?
1.饮食调整: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和瘦肉。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酒精,减少辛辣和油腻食物的摄入。
2.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系统。
3.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瑜伽、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压力,促进月经周期的规律性。
4.减轻压力:学会管理压力,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身心。
5.避免过度减肥: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减肥,因为体重的急剧变化会影响月经周期。
6.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存在的妇科疾病。
7.药物治疗:如果月经不调症状严重,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刘毅 主任医师
徐建 主任医师
陈平 主任医师
郑国梁 中医科主任
顾钧青 主任医师
王晓柠 主任医师
谭永东 主任医师
沈红权 主任医师
邰晓峰 副主任医师
周阿高 主任医师
虎力 副教授
褚田明 副主任医师
王群 副主任医师
杨七七 副主任医师
高一明 副主任医师
姚芳 副主任医师
钱钢 副主任医师
梁金凤 副主任医师
赵伟忠 副主任医师
隋淑芬 副主任医师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