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怎么回事?哪些因素引起的?
来自:上海协爱中医发布时间:2024-12-13

  急性肠胃炎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在季节交替或饮食不当的情况下,发病率会显著上升。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那么,面对这一健康威胁,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会出现哪些症状?

  1.腹泻:急性肠胃炎的典型症状之一是腹泻。患者会频繁排便,大便多为水样或半水样,可能带有黄色或绿色,有时伴有恶臭味。腹泻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

  2.呕吐:另一个常见症状是呕吐。患者可能呕吐出胃内的内容物,导致脱水和营养不良。呕吐也可能伴随着恶心感和腹部不适。

  3.腹痛:急性肠胃炎会引起腹部的疼痛和不适。腹痛多位于脐周,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性质多为痉挛性,大便后疼痛可能有所缓解。腹痛的严重程度和性质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但一般较为剧烈,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4.发热: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至中度的发热,但严重感染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发热可能伴随乏力、头痛、头晕等症状。

  5.脱水:腹泻和呕吐等症状的持续存在,可能导致患者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大量丢失,从而引起脱水的症状。脱水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6.其他全身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炎症反应、电解质紊乱以及脱水等因素有关。

  急性肠胃炎对身体有哪些伤害?

  1、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急性肠胃炎会导致频繁的呕吐和腹泻,这会使身体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脱水表现为口干、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休克和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则可能引发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严重问题,进一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2、营养不良

  急性肠胃炎会导致食欲不振和消化吸收不良,从而影响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免疫力。特别是对于儿童、老年人和孕妇等易感人群,营养不良可能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3、肠道病变

  急性肠胃炎还可能引发肠道病变,如肠狭窄、肠穿孔等。这些病变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腹膜炎、败血症等。在极少数情况下,炎症还可能导致肠道局部组织坏死,进而发生肠穿孔,危及生命。

  4、中毒性扩张

  急性肠胃炎发病迅速,症状明显。如果肠胃黏膜组织受损,就可能会出现中毒性肠扩张的并发症。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中毒性肠扩张会引发白细胞数量增多,导致肠道穿孔的风险增加。

  5、传染风险

  某些急性肠胃炎的病原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可能会传染给他人。特别是在幼儿园、学校等人群密集的场所,传染风险更高。

  急性肠胃炎对身体的伤害是多方面的,包括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肠道病变、中毒性扩张、传染风险以及心理和生活影响等。因此,一旦出现急性肠胃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推荐医生

沪ICP备1801639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116号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